城市环境设计

UED主编会客厅

  • 对话马岩松

    彭礼孝;马岩松;

    <正>UED:MAD是国内少数几个把业务发展到海外并积极参与到国际竞标的事务所,为什么会想着把自己的实践拓展到海外?走向国外的过程对你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马岩松:即使在国内做建筑项目,也要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并不是说离开中国就像去了月球似的。只要到一个新的地方,你就需要考虑很多新的问题,然后在当地的文化、城市和自然环境里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这个是我挺感兴趣的。我们都觉得北京历史已经很长了,但罗马老城的历史比北京还悠久;像巴黎这样的城市仍然有着非常丰富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这些新的挑战都是平时在国内的一些实践中碰不到的。

    2014年04期 No.08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UED品谈

  • 建筑中的城市——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正>填海造地4km2,斥资27个亿,在历时4年的磕磕绊绊中,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终于以令人震撼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回顾那四年,中外设计团队的合作经历了从一开始因沟通障碍、设计管理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频繁遇阻,到大家相互理解包容而日渐融洽并最终步入佳境的过程。这座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以动感的态势矗立在海边,成为大连的新地标,向人们诠释着大连的气质与魅力。建筑令人惊艳的不仅仅是它风格迥异的美,更是打破传统思维以及一个团队固有的工作模式,而获得创新洗礼后的新生。

    2014年04期 No.081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3K]
  • 品读·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姜波;崔岩;赵涛;姜峰;朱长德;刘鹏飞;胡庆伟;

    <正>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以及工业、商贸和旅游中心。目前,这个城市正经历着沿滨海地带搬迁、再开发和兴建的变革,在未来的十年里,这将完全改变城市的格局。在以往的日据殖民时期,大连海岸沿线遍布仓库和工厂,给城市格局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大连市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难以尽情享受海洋带来的乐趣。如今,大连市政府正一点点地搬迁海岸线周围的工厂,还大海于市民,同时为城市发展描绘新的蓝图。大连国际会议中

    2014年04期 No.081 2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4K]
  • 品谈·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崔愷;胡越;崔彤;齐欣;Wolfgang Reicht;孔宇航;刘克成;杨晔;曾群;朱玲;韩冬青;邓蜀阳;袁烽;姚京;曹辉;崔岩;郭卫兵;武勇;康慨;石铁军;姜峰;王振飞;

    <正>这是一座能够让你惊奇的建筑!崔愷:就材料和空间的连贯性而言,这座建筑是比较完整的。另外建筑师的意图——城市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城市,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被比较生动地体现出来,所以在这个建筑里游走时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从这点来讲是很成功的。而且整个建筑高

    2014年04期 No.081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UED新建筑

  • 金贝尔美术馆新馆

    伦佐·皮亚诺;

    <正>金贝尔美术馆原馆由路易斯·康在1972年设计完成。伦佐·皮亚诺工作室设计的新馆是为了解决金贝尔日益增长的展览及教育项目需求,如此一来原馆便可以重新用以展示美术馆的永久馆藏。沃思堡金贝尔美术馆的藏品在近几年爆发式增长,远远超出了1972年建馆的预期针对原馆空间的严重不足,美术馆新馆提供

    2014年04期 No.081 5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2K]
  • Tamedia新办公楼

    坂茂;

    <正>该项目作为瑞士传媒集团Tamedia的总部,位于苏黎世市中心,占地1 000m2,目前该集团的多数建筑均位于这个较大的城区之内。项目场地位于城区东部,特点之一便是面向Sihl运河、长约50m的线性立面外观。新建筑的引入基本上与被拆除的既有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吻合,但为建筑立面创造了更多的连续性,同时充分利用最大允许高度来增加可利用的办公室面积。建筑的主入口位于Werdstrasse和

    2014年04期 No.081 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5K]
  • 走向21世纪木造城市——以坂茂tamedia新办公楼项目为例

    青山周平;

    <正>建筑家坂茂听到坂茂的名字,每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坂茂在2000年原研哉东京策划的"RE DESIGN展"中的作品。顾名思义,那次展览的主题是由产品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建筑家们针对火柴、茶包、手纸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从零开始进行再设计、共同深思探讨。坂茂的设计对象是"手纸",手纸的纸芯通常都

    2014年04期 No.08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 De Rotterdam

    雷姆·库哈斯;

    <正>垂直城市De Rotterdam包含有办公、公寓、零售商店、咖啡馆、酒吧以及餐厅,同时配备有一家酒店、车库和休闲娱乐设施,它也因此成为了Wilhelmina码头的一座垂直城市。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和混合性使得建筑内外几乎形成了24/7的全天候生活圈。在这里,与办公空间的白领相比,酒店宾客在不同时间段的来往穿梭更加频繁,因此白天和晚上的咖啡馆、酒吧和餐馆所接待的宾客会给公寓的居住者带来不一样的节奏感。De Rotterdam的建成意味着码头的人

    2014年04期 No.081 8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6K]
  • De Rotterdam:一楼即一城

    唐克扬;Ruud Sies;

    <正>De Rotterdam是一个以鹿特丹这座城市命名的新建成高层建筑。在游船码头和KPN大楼之间,它占据了5 500m2,大约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块。正如建筑师自己总结的那样,在近年来的欧洲,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如此规模的建筑物了,于是De Rotterdam轻松地成了欧洲在建的最大项目。此地也可能是欧洲最适合大胆现代建筑的所在,大多数荷兰建筑师都在鹿特丹生活绝非偶然,因为二战彻底毁掉了这座城市,让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建"频繁发生的地方。在库哈斯年轻的时候,鹿特丹已经是全球现代城市的典范,发展中国家蜂拥而至,为的是看看什么是他们想象中

    2014年04期 No.08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
  •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索纳·雷德大楼

    斯蒂文·霍尔;

    <正>索纳·雷德大楼与1909年查尔斯·马金托什设计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主楼风格迥异而互补,两个结构和谐共存,互相提升彼此的整体品质。半透明的纤薄材料与马金托什大楼的砖石结构形成对比,光线充足的体量代表了学院在城市肌理中展现的无限活力,传达了颇具前瞻性的艺术态度。项目独特的室内外设计加速了21世纪全新的艺术院校典范的树立。由内而外,设计中融入了项目的功能需要和心理诉求;由外而内,设计建立了与城市校园和对面的马金托什

    2014年04期 No.081 11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6K]
  • 东大门设计广场(DDP)

    扎哈·哈迪德;

    <正>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作为东大门中心的文化聚集地和首尔的历史社区,现在以拥有全天候的购物中心和咖啡馆而闻名。设计广场汇聚了各个年龄层的人士,鼓励创意的迸发和碰撞,并蕴藏着新技术和媒介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东大门设计广场内包罗了各种类型24小时营业的公共空间,如艺术/展览会堂、会议厅、设计博物馆/展览大厅/通道、设计研究室和学术大厅、媒体中心、研讨室和设计师休息室、设计市场等,为游客

    2014年04期 No.081 13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9K]
  • 哈尔滨文化中心

    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Jordan Kanter;Daniel Gillen;Basvan Wylick;刘会英;赵伟;Julian Sattler;Jackob Beer;J Travis Russett;Sohith Perera;Colby Thomas Suter;于魁;Philippe Brysse;黄伟;Flora Lee;王伟;谢怡邦;LyoHengliu;Alexander Cornelius;Alex Gornelius;毛蓓宏;Gianantonio Bongiorno;Jei Ki

    <正>哈尔滨文化中心坐落在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8km2,建筑面积79 000m2,是这座北国之都著名的自然栖息地——太阳岛北面正在拓展的一部分。2010年2月,MAD通过竞赛赢得了该文化中心项目的设计权。整个建筑群预计将在2014年建成,并在同年7月迎来这座城市著名的音乐盛事——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2014年04期 No.081 14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2K]

UED081|04|2014

  • RUUDSIES:“建造鹿特丹”纪实照片系列

    Ruud Sies;钟善;

    <正>在2009年世界经济变得不景气的时候,第一批建设工人被输送到了鹿特丹的Wilhelminapier,这里日后便出现了荷兰最大型的建筑:De Rotterdam这座大楼由库哈斯的事务所OMA担纲设计,成为了马斯河岸边的一座垂直城市,由3座高150m的塔楼组成。160 000m2的建筑面积在荷兰境内单座建筑建造史上尚无先例。而这座建筑的建设场地甚至只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De Rotterdam现在所在的位置也正是曾经荷美航线(Holland America LineHAL)的起点,在1873年至1978年间,无数欧洲移民从这里被运往埃利斯岛(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西

    2014年04期 No.081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4K]

UED专栏

  • 虚构的未来

    野城;

    <正>剧透未来当一缕晨光触及阳台,落地窗玻璃开始从下往上褪去黑色,阳光缓缓进入房间。在他睡意朦胧尚未起床之前,听觉又一次率先回到这个世界。水声近了,阵阵水气扑面而来,温润,有初夏的草香。这有助于延缓他从梦境回到现实的不适感。渐渐地,他的头发被打湿了,他的白色衬衣被打湿了,他慢慢滑入水中,漂浮起来。一些水生藻类传感器在捕

    2014年04期 No.081 1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建构

    袁烽;康娟;

    <正>随着云设计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生活其实已经无处不在。现在有个词叫ubiquitouscomputation,直译为"无所不在的计算",它预示着一个普适计算时代的到来。这种普适性体现在建筑行业以外的很多生活细节当中,比如说,现在新生代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自动化时代",工业领域像汽车、飞机等工业产品很早就已经进入了自动化生产的时代。再反观建筑行业,建筑的文化属性和传统属性决定了它相对比较晚才进入到自动化时代,更别说后工业化时代,即所谓的"大数据

    2014年04期 No.081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虚拟环境:过去和未来的工作场所

    伊凡·雷迪,;安德雷娅·雷迪;

    <正>曾发表在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中,美国作家和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对于由于技术的发展而为今天所带来的信息泛滥和过度宣传颇多抱怨。他对移动电话、电子邮件、脸谱网、推特等所带来的各种干扰提出了批评。即使是硬件本身对于他来说也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设计精美的笔记本电脑,例如Mac Air,推而及之也成了不好的东西,无论用其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工作,因为其"炫目的外表"将会让你失去目标,让你的行动偏离原

    2014年04期 No.081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虚拟环境》系列文章简介

    <正>汉斯·霍莱茵(Hans Hollein)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声称,"一切都是建筑"。确实如此,我们现在依然认为"建筑就是一切"。而且还不仅如此,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非凡的时代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一切"所涵盖的内容越多,建筑这个领域所涉及的操作范围就能够变得越广。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又如何才能够相互连接在一起,如何才能够从无休止的信息流当中发现事情的真相,如何才能够将所发现的真相应用到日常的建筑实践当中呢?世间万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而这对于建筑和设计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4年04期 No.081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麦仓顶的工作室——源计划(建筑)工作室改造

    蒋滢;

    <正>建筑师的办公室总是得"久经考验"的,每天在那儿待那么多的小时,忙起来那更是没日没夜简直吃住都在那里,源计划在老麦仓顶上的工作室充分的体现了这点认识。传统入口的前台空间被一个小酒吧取代,好似招呼来往的建筑师们:"嗨,过来坐坐,来杯咖啡还是热巧克力?"老麦仓的前身是广州啤酒厂的大麦储存仓,始建于1934年。麦仓顶层的这个空间原是对由下面运上来的麦子通过水平流线运

    2014年04期 No.081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8K]
  • 沙滩四合院改造

    ELEV;

    <正>该住宅设计为小型四合院的改建项目,总建筑面积是120m2。基地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北角,业主希望最大程度将阳光引入房间,并能保证地下室的通风和采光。因此,设计着重于如何在满足日常生活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改造后建筑与周边环境巧妙的结合,将自然光引入地上、地下各个房间,并让院落与房间、楼上与楼下空间之间产生对话。基地北侧和西侧紧临胡同道路,东侧和

    2014年04期 No.081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 搭棚记——阿科米星的莫干山蚕种场改造

    唐煜;

    <正>到农村去莫干山庾村文化集市,即蚕种场改造项目缘于民间资本对农村的渗透,也符合当下所谓"城乡互动"的模式。投资人同时也是运营者,希望蚕种场的改造从经济、文化,乃至使用和建造等诸多层面,在改造之中和之后运营中都能体现这一"城乡互动"的模式。改造的地点系莫干山镇(原名庾村)一处半废

    2014年04期 No.081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9K]
  • “浮云”——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浮法玻璃厂主入口设计改造

    刘珩;

    <正>这是一座"举重若轻"的建筑,似"浮云",很轻很简单也很随意。设计背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厂房在工业区的渐进更新中逐渐衰败,曾经的工业巨人被遗忘在城市边缘。2013双年展的策展团队和建筑师们希望通过"轻轻的触碰"去唤醒厂房沉睡的活力,并以全新的"价值工厂"形象展示于公众。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NODE]承担了主入口及砂库片区的改造设计。应该说,南沙原创主动选择了主入口和砂库片区这类典型厂房改造,是希望带有更广泛的保育

    2014年04期 No.081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 设计战略构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新型模式——以北京阿斯牛牛(凉山)彝族文化综合体为例

    倪镔;

    中华文明是一个包含56个民族历史及文化的多元文明。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留给当代人的瑰宝,是极其丰厚的资源,设计战略是高智慧的方法和捷径;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当代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知识经济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产业而言,民族文化创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对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大利器。将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以设计战略的高智慧前瞻性方法进行整合与运作,使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更有效的得到继承、创新、弘扬和发展。

    2014年04期 No.081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Arup Associates先锋50周年展正式开幕

    <正>为庆祝Arup Associates成立50周年,充分展现其一体化设计和可持续性的先锋建筑理念,2014年3月25日,在上海南岸艺术中心(上海南苏州路1247号)举办为期两周的Arup Associates先锋50周年展览及创意活动。此次活动由Arup Associates主办,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协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全程媒体支持。此次上海站展览是Arup Associates五十周年庆典全球巡展的第二站。2013年11月21日至

    2014年04期 No.081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UED专访Arup Associates

    Declan O’Carroll;Mike Beaven;姚京;缴平;韩苗;

    <正>UED:建筑外壳是人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进入建筑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在内部的体验之旅。所以您认为引导人们获得建筑内外不同体验的秘诀是什么?Mike Beaven:首要问题是要明白不同的团体和个人对建筑的态度不一样。我们认为建成环境应该能够与每个人快速地建立联系,并能够依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开窗、改变立面或调解空调等与建筑产生互动,已获得愉悦的建筑体验。因此,了解建筑的实际用户以及他们将如何使用建筑是第一步,并以此开启创造建筑之旅。

    2014年04期 No.081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始终如一的“一体化设计”——Arup Associates的发展历程

    <正>"如果建筑师能够深入地进行设计,而不流于建筑的表面修饰,那么他将创造出伟大的建筑"。——Arup Associates创始人Ove Arup爵士自1963年成立以来,Arup Associates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和秉承一贯的设计理念:重视知识探索与创意开发、坚持跨领域团队合作、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最终的追求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事务所已拥有将近300名员工,并在欧洲、中东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

    2014年04期 No.081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动态

  • 杰斐利·赫勒的绿色建筑实践

    刘锐;易骞;

    <正>杰斐利·赫勒(Jeffrey Heller)是美国建筑师协会高级会员(FAIA),作为从业40余年的美国注册建筑师,赫勒先生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包括第一批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态建筑和大型城市规划项目,比如在美国首个LEED白金级的社区规划,以及在旧金山和上海首个LEED黄金级的办公塔楼。近年来,上海国际海港中心(Shanghai

    2014年04期 No.081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UIA-霍普杯2013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跟大师学设计”新锐选拔赛 成功举办

    <正>2014.03.16北京2014年3月16日(周日)下午,UIA-霍普杯2013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跟大师学设计"新锐选拔赛于北京CBC(China Building Centre)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迎来30余位建筑师、建筑院校院长和70余位获奖学生,其中包括5名来自乌拉圭、墨西哥的国际学子。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作为国际主办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

    2014年04期 No.081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未来绿建筑——“博地杯”2013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正>2014.3.29天津2014年3月29日下午,未来绿建筑——"博地杯"2013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天津大学会议楼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迎来10余位建筑师、建筑院校院长和30余位获奖学生及优秀指导教师。未来绿建筑——"博地杯"2013国际绿色建筑设计大赛,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TJU)、《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中国建筑报道网协办,亿达集团大连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为支持

    2014年04期 No.081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 动态

    <正>瑞士建筑师达维德·马库洛讲座在CBC精彩上演2014.03.28北京2013年3月28日,瑞士建筑师达维德·马库洛(DavideMacullo)受邀在CBC(China Building Centre)进行题为"从文脉中提取"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中,马库洛结合自己参与的项目,阐释了自己如何以建筑和文脉的关系为出发点并通过当代的方式去解读地域历史的特征和居住者的需求同时以使用者的幸福感受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达维德?马库洛具有瑞士人的井井有条,却不刻板;设计忠

    2014年04期 No.081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 下载本期数据